第121期 同流不合污 左轉掉頭省時又省力

優(yōu)控黑板報

老司機們一定都有過這種體驗:目的地明明掉個頭馬上就到了,但是,偏偏還要和左轉車輛排成長長的車隊,看著綠燈一個又一個過去了,前面的車輛還是沒有動。立馬就完全崩潰了!有沒有?那么今天,黑板報君就帶你來看看如何優(yōu)化左轉調頭路口吧。

先來個案例吧!

案例介紹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位于老城區(qū)港灣區(qū),是由乾隆路與宙斯路相交而成的十字型路口。其中宙斯路是東西向的主干道,毗鄰最繁華的商業(yè)步行街–北極路,車流量較大;乾隆路是港灣區(qū)南北向的主干道,設置雙向8車道。路口周邊為商業(yè)中心,鄰近地鐵站,吸引大量交通流。路口周邊道路普遍較窄,多處有設置單行道,單個路口通行能力的不足,往往會影響到周邊路網的通行效率。
路口位置示意圖如下:

圖 1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位置示意圖

圖 1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位置示意圖

現(xiàn)狀問題分析

東西進口左轉、掉頭車流不均衡,放行效率低

西進口的左轉、掉頭車輛明顯多于東進口。若要減少西進口左轉掉頭車道的排隊長度,只能增加東西左轉相位(詳見圖2 ?E相位)的放行時間,但這會導致東進口左轉放空,同時東進口直行車流放行時間也不足,現(xiàn)場人工調控也難以解決。

圖2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現(xiàn)狀控制方案

圖2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現(xiàn)狀控制方案

西進口左轉及掉頭車輛排隊較長,交通秩序混亂

西進口由于左轉、掉頭車輛較多,且有大量公交車需掉頭進入公交總站,車輛排隊較長,導致左轉車占用直行車道,存在搶道、變道的情況,帶來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西進口交通秩序混亂,交叉口整體通行效率較低。

%e5%9b%be3%e4%bf%ae

 

圖3 優(yōu)化前

優(yōu)化策略

西進口左轉和掉頭共用車道,分開放行
拆除西進口左轉掉頭車道旁邊2個護欄,設置雙黃虛實線,使車輛可以提前掉頭,分流左轉、掉頭車輛。這樣可以在南北直行相位放行西進口掉頭車輛,增加其放行時間。

圖4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優(yōu)化后控制方案

圖4 乾隆路-宙斯路路口優(yōu)化后控制方案

西進口加裝掉頭信號燈

在西進口加裝掉頭信號燈,配合左轉掉頭共用車道分開放行設置,在掉頭車輛沒有沖突的情況下,可以單獨放行。相位設計示意圖如下:

圖5 左轉掉頭混合車道分開放行設計示意圖

圖5 左轉掉頭混合車道分開放行設計示意圖

優(yōu)化效果

優(yōu)化方案實施后,西進口實現(xiàn)了左轉與掉頭車輛分開控制,提升了掉頭車輛的放行時間,解決了左轉掉頭共用車道排隊過長的情況,同時減少了左轉掉頭車輛占用直行車道,規(guī)范了路口的交通秩序。

圖6 優(yōu)化后動圖

圖6 優(yōu)化后動圖

案例總結

優(yōu)化思路

路口進口道由于道路條件的限制,無法設置專用的左轉車道,掉頭車道,這時我們就會考慮設置左轉掉頭共用車道。在進口道直行車流和左轉、掉頭車流都較大的情況下,對掉頭車輛進行提前放行設計,左轉、掉頭車輛分開放行(配合專用掉頭信號燈),提高了路口放行效率。

圖 7 左轉、掉頭車道分開放行設計

圖 7 左轉、掉頭車道分開放行設計

這種優(yōu)化方案能夠結合路口實際,合理共用車道,而且使得兩股車流有條不紊的運行,是左轉、掉頭車輛多的路口的更優(yōu)選擇。這樣,老司機就不用苦苦等待了,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