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期 欽州 | 鎖定目標,精確優(yōu)化

優(yōu)控黑板報

【關鍵詞】路口失衡、周期、相位相序、綠信比

在電影里,影響狙擊手擊中目標的重要因素有風速、空氣濕度、距離等。

那么在路口中,肯定也有著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其通行效率,如周期、相位相序、綠信比方案等因素。

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響路口通行效率的呢?請聽黑板報君為您一一道來。

 

路口概況

欽州市子材西大街-新華路又稱四橋西路口,是由子材西大街與新華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路口匯集城區(qū)主要車流,高峰時期處于流量飽和狀態(tài)。路口基礎信息如下圖所示:

圖1 四橋西路口車道及燈組信息示意圖1 四橋西路口車道及燈組信息示意

圖2 優(yōu)化前四橋西平峰的放行方式圖2 優(yōu)化前四橋西平峰的放行方式

圖3 優(yōu)化前四橋西高峰的放行方式圖3 優(yōu)化前四橋西高峰的放行方式

備注:相位過渡時間為綠閃時間+黃燈時間,如:3+3。

存在問題

1、高峰時段,路口總體車流量大,特別是東進口下橋方向左轉非機動車、摩托車,當先放東西對向直行相位再對向左轉時,左轉非機動車、摩托車排隊到下橋路段拓寬處,阻擋右轉機動車正常通行,從而影響東進口車輛的通行效率。

圖4 優(yōu)化前左轉非機動車阻擋右轉機動車圖4 優(yōu)化前左轉非機動車阻擋右轉機動車

2、路口全天設置6個時段,3套方案,由于時段劃分不夠精細,配時的不合理導致各個時段部分進口排隊較長,部分空放,而部分進口處于“失衡”狀態(tài),對于這一種狀態(tài),稱之為路口“失衡”。根據(jù)實地調研觀察,以工作日高峰階段為例:

表1 四橋西路口現(xiàn)場調研記錄表1 四橋西路口現(xiàn)場調研記錄

圖5 四橋西路口晚高峰南北進口航拍實景圖圖5 四橋西路口晚高峰南北進口航拍實景圖

備注:圖片拍攝于2018年5月22下午6點15分。

優(yōu)化思路

一、數(shù)據(jù)采集

通過到路口進行實地數(shù)據(jù)調研和視頻監(jiān)控進行收集并整理了下列數(shù)據(jù):

圖6 工作日與非工作日全天的車流量圖6 工作日與非工作日全天的車流量

1、從上述數(shù)據(jù)顯現(xiàn),工作日的車流量全天出現(xiàn)4個峰值點,分別為早高峰、上下午高峰和晚高峰。晚高峰較其他高峰時段的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且呈現(xiàn)出18:10左右開始,車流量明顯地增大;22:00開始進入車流量開始減少進入低峰期。而非工作日與工作日有很大的差別,早上和下午(14:00-15:00)均沒有出現(xiàn)峰值點,且峰值點均比工作日的要小一些。

圖7 工作日高峰時段進口轉向流量對比圖7 工作日高峰時段進口轉向流量對比

2、高峰時段以東進口直行和左轉、西進口直行、北進口直行和左轉車流量較大,多于西進口左轉,南進口直行、左轉車流量,路口各方向進口流量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

二、方案設計

1、時段劃分

在現(xiàn)狀方案中基本能符合車流量變化特征,但是根據(jù)對全天車流變化規(guī)律的調研,還缺少早高峰、下午高峰、晚平峰等時段的配時方案。

根據(jù)路口工作日與非工作日流量數(shù)據(jù)采集對比,劃分為工作日與非工作日兩個工作表,劃分為周一至周五和周六日兩個時段方案。

在路口調研中發(fā)現(xiàn),

(1)晚高峰18:10后東西方向車流量增加迅速,路口承載能力達到超飽和狀態(tài),所以在18:10前晚高峰設置一個晚高峰過渡段,避免在晚高峰過渡時段啟用晚高峰方案造成的時間的浪費;

(2)該路口沿線存在學校區(qū)域,晚上學生下晚自修回家,路口仍存在部分家長接送學生的車輛,雖然22:00路口流量有所下降,但未能進入低峰期,故低峰期延后到23:00切換。時段劃分如下表所示:

表2 路口優(yōu)化前后時段劃分及方案表2 路口優(yōu)化前后時段劃分及方案

2、相位相序設計

下面以早高峰、晚高峰為例,對路口相位重新設計如下:

(1)早高峰

圖8 工作日早高峰各進口車流飽和度對比圖8 工作日早高峰各進口車流飽和度對比

如上圖所示,工作日早高峰東西進口直行、左轉車流相對均衡,可采取對放左轉、對放直行相位控制,北進口直行、左轉較南進口車流飽和度明顯較大,則在南北左轉相位后搭接北直左單邊相位,再放行南北直行直行相位,增加北進口車流通行綠信比。早高峰相位設置和配時如下圖所示:

圖9 工作日早高峰相位設置圖9 工作日早高峰相位設置

(2)晚高峰

圖10 工作日晚高峰各進口車流飽和度對比圖10 工作日晚高峰各進口車流飽和度對比

如上圖所示,工作日晚高峰東進口直行、左轉比西進口車流的飽和度大,北進口直行、左轉比南進口車流的飽和度大,則同時設置東直左單邊、北直左單邊兩個搭接的放行相位,增加東、北進口車流通行綠信比。
針對晚高峰東進口非機動車流量大而影響機動車右轉的情況,晚高峰東進口的相位相序設置為“左轉-直左單邊-直行”。晚高峰相位設置和配時如下圖所示:

圖11 工作日晚高峰相位設置圖11 工作日晚高峰相位設置

(3)由于原方案東西進口的相位相序為“直行-左轉”,在進入晚高峰方案切換時,會造成駕駛員行車的不習慣。因而,在相位相序上統(tǒng)一放行方式“左轉-(直左單邊)-直行”。

 

效果評價

1、優(yōu)化方案實施后,各個進口的最大等待時間均比優(yōu)化前短,同時路口各時段平均車輛延誤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峰時段各進口排隊長度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圖12 高峰時段各進口車流最大排隊長度圖12 高峰時段各進口車流最大排隊長度

2、對全天時段進行了更加細致的劃分,由原來的6個時段劃分成工作日的12個時段和非工作日8個時段,并且壓縮配時方案周期,使時段更明確,配時更合理,避免了各個進口出現(xiàn)配時不足或者空放的現(xiàn)象,降低了綠燈損失時間。

3、把東西方向的相位改“左轉-直左單邊-直行”,東進口先放左轉有效地清空大部分左轉非機動車,右轉車可以順暢地通行。優(yōu)化后效果如下圖所示:

圖13 優(yōu)化后清空左轉非機動車圖13 優(yōu)化后清空左轉非機動車

4、高峰時段搭接小相位可以有效地減少了因“失衡”而造成南進口、西進口的空放,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

 

案例小結

1.對全天流量進行統(tǒng)計,并根據(jù)全天的流量繪制折線圖,這樣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全天的流量變化。從而進行不同的時段劃分和配時的合理配置。使時段劃分得更細致,相位配時更合理,解決了路口空放的現(xiàn)象和降低綠損。

2.針對東西、南北車流不對稱,設置增加小相位,解決南進口、西進口空放。

3.合理的相位相序設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機非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