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述】
某路段計劃實行全路段雙向綠波協調。
【道路基礎數據】
道路基礎數據
該路段全長約2.9km,由西至東共6個信號控制交叉口,基本為雙向6-8車道,機非隔離,道路中央有綠化帶,基礎交通設施完善,平峰時期平均車速50-60km/h。
該路段支路車流與非機動車對主干道干擾較小,路段及交叉口車流量小,但是行駛的暢通性差,完成整個行程需要多次停車。A、C為關鍵交叉口,車流量較大。
【現狀問題】
雖然該路段車流量不大,且道路基礎設施良好,但是交通信號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1)各路口間沒有協調。在行駛過程中發(fā)現,從一個路口到下一個路口時,往往會出現剛好進入紅燈的情況,且經常出現連續(xù)兩個路口停車現象。
(2)行車等待時間長。經過測試,平均每次路段行程時間為6分30s,而平均的等待時間就長達3分鐘,幾乎為行程時間的一半。這是因為各路口間沒有做好協調控制,且部分路口周期設置過長,導致行程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等待與加減速上,導致行車等待時間過長。
(3)停車次數多。根據多次測試結果統計,全路段共6個信號控制交叉口,平均每次行程的停車次數為3.6次左右,較大地影響平均行駛速度,降低行車的舒適度。
【方案設計】
本次雙向綠波協調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該路段適合綠波設計的硬性條件,協調由西向東和由東向西兩個重要車流通行方向的各個路口,保障這兩個方向的車流能順暢行駛,減少停車次數、等待時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方案設計
在平峰時段,路段可實現雙向綠波帶,東往西和西往東方向綠波帶寬為32s左右,路段協調效果非常好。
在早晚高峰時段,由于該路段車流量有所增加,路口周期增大,路段車速稍稍下降,對綠波帶效果產生影響。設計方案中,西往東可實現不停車通過,帶寬36s左右,東往西為分兩段綠波,整體須要停車1-2次。
設計方案
【方案效果】
按時段實施雙向綠波方案后,在平峰時段,若以55km/h左右的速度行駛,可雙向不停車通過,預計行程時間為約4分30s,比原來減少約2分鐘,且擁有32秒的帶寬,占周期時間的25%以上,保證了絕大部分車流的暢通行駛。即使在某個路口遇到紅燈,只要按照設計車速行駛,也能在順暢地完成剩余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