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期 廣州丨行人過街“斷舍離”,通行安全沒問題

優(yōu)控黑板報

本期專家:武玉萍

青?;ブ?,振業(yè)優(yōu)控實戰(zhàn)專家。連續(xù)多期參與廣州交通信號優(yōu)化實施服務項目,在交通信號方案設計和優(yōu)化效果評估分析等方面具有深入的理解及豐富實戰(zhàn)經驗,精通SCATS系統(tǒng)的操作和使用,擅長單點配時優(yōu)化和干線協(xié)調優(yōu)化,熟練掌握行人過街以及特殊場景的信號控制方法。

關鍵詞:全屏燈人車沖突、二次過街、搭接放行

針對行人過街距離長、支路車流量小的路口,為保障路口整體通行效率,降低空放時間,一般會采用“支路對放+行人過街同綠”的放行方式。但該類放行方式有一定的條件限制,一旦轉向機動車量增加或者行人流量增加,就會加劇轉向機動車和行人或者直行機動車之間的沖突,降低行人過街或者車輛運行安全。

為解決該類問題,保障人車安全,主要的優(yōu)化思路是分離沖突比較大的流向同時放行。第一分離轉向機動車和對向直行機動車放行;第二分離轉向機動車和沖突行人同時放行;第三拆分行人過街,調整為二次過街分離沖突。

本案例主要介紹了廣州交管部門通過拆分行人過街來分離轉向機動車和行人之間的沖突,消除安全隱患。

路口概況

華夏路-華明路路口位于廣州市天河區(qū)珠江新城片區(qū),華夏路為南北向雙向6車道主干道,連接黃埔大道、金穗路、花城大道、臨江大道等多條東西向主干道;華明路為東西向雙向2車道支路,與廣州大道、華穗路、華夏路、珠江西路等南北向道路相連。

路口周邊寫字樓集中,同時有1所公辦高中(天河中學),以及星匯園等大型住宅小區(qū);周邊公共交通便利,距離地鐵珠江新城站僅230米,距離華成路(高德置地廣場)公交總站僅290米,路口南側有珠江新城招呼站,該站點有大量往返珠三角周邊地區(qū)的大巴停靠,節(jié)假日前后人流量較大。該路口早晚高峰行人流量較大,機動車流量整體較小。

圖1 華夏路-華明路路口區(qū)位圖

圖2 路口渠化圖
圖3 路口行人過街高空圖

存在問題

1.信控方面

路口信號控制方案中,為減少路口空放和通行效率,南側行人信控方面設置一次過街,與東、西進口機動車同步綠燈放行,存在允許左轉機動車和行人沖突的情況。

圖4 路口優(yōu)化前相位圖

2.渠化、標志、標線方面

(1)東進口左轉車輛與行人沖突明顯

巡檢發(fā)現,路口東進口左轉車流量總體較小。但早晚高峰機動車與行人流量均增大時,沖突極為明顯,行人與左轉機動車相互干擾的情況較為嚴重;平峰及低峰時段,路口行人較少,東進口左轉車輛到達南側行人過街時,車速較快,與行人沖突時,事故風險較高峰時段更高。

圖5 東進口左轉與南側行人沖突情況圖

(2)行人駐足空間和機動車運行軌跡共面,安全性低

路口設置3處行人過街,分別位于東側、南側、西側。其中南側為橫跨華夏路的過街,斑馬線有效長度34米,過街距離長,尾流行人在綠燈時間內無法通過斑馬線時,會在中間導流帶駐足;東西角行人無專用駐足空間,實際駐足空間和機動車運行軌跡有重疊區(qū)域,存在安全隱患。

圖6 行人紅燈駐足情況

解決思路

通過互聯(lián)網數據分析,路口各進口機動車流量較少,延誤基本維持在170秒以下。除夜間低峰之外,無特別明顯的高峰時段,整體車流運行比較順暢,但行人存在明顯的早晚通勤高峰,早高峰:西往東(上班往寫字樓),晚高峰:東往西(往周邊的地鐵站、公交站、住宅區(qū))。

為消除路口人車沖突、保障安全,并縮短行人實際綠燈內需要通行的過街距離,計劃將行人過街拆分為二次過街。

圖7 工作日路口各流向停車延誤情況

優(yōu)化措施

1.信控優(yōu)化

廣州交管部門將行人過街拆分為二次過街后,部分行人可在中間安全島停留。同時考慮到高峰時段路口行人流量較大,等待時間拉長,且機動車流向較復雜,應盡量減少停留在安全島的行人數量,故設置機動車二次放行,搭接放行行人,使盡量多的行人能一次通過路口,避免行人在安全島內堆積。

根據車流特征設置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低峰及周末配時方案,具體方案如下:

圖8 路口優(yōu)化后相位圖
表1 優(yōu)化后方案配時表

2.渠化、標志、標線優(yōu)化

(1)增設行人安全島,并配套二次過街信號燈

利用中央隔離帶空間,新增行人過街安全島,縮短行人綠燈實際通行距離;將南側行人過街拆分為二次過街,配套增加行人二次過街信號燈,配合分離東左轉與南側行人沖突信控方案。

(2)優(yōu)化路口標線,規(guī)范行車

為提高路口機動車運行安全性,廣州交管部門通過精細化標線和設施來規(guī)范車輛運行軌跡。一是將南進口右轉單獨渠化;二是西進口右轉用警示樁渠化,規(guī)范右轉車軌跡,優(yōu)化轉向車輛視距,同時供過街行人駐足,提高行人駐足的安全性;三是增加南進口左轉車的導向線,引導車流軌跡,提高安全性。

圖9 路口交通組織優(yōu)化后示意圖

優(yōu)化效果

1.東進口左轉和行人沖突消除,提高行人過街安全性

優(yōu)化后,因全屏燈導致的左轉機動車與行人過街沖突已完全消除,行人過街順暢,安全島堆積的行人總體較少,行人過街安全性提升。

圖10 優(yōu)化后東進口左轉機動車運行情況
圖11 優(yōu)化后行人通行情況

2.行人駐足有專用空間,提高駐足安全性

圖12 優(yōu)化前行人紅燈駐足情況
圖13 優(yōu)化后行人紅燈駐足情況

3.行人過街優(yōu)化后對機動車影響較小

通過對比優(yōu)化前后的路口工作日一周前后互聯(lián)網數據,發(fā)現優(yōu)化后對機動車的停車延誤和排隊長度影響不大,部分時段還有所降低。優(yōu)化前數據取自2022年9月19日至23日平均值,優(yōu)化后數據取自2022年9月26日至30日。

圖14 路口優(yōu)化前后排隊長度對比
圖15 路口優(yōu)化前后停車延誤對比

案例小結

本次案例通過拆分主路行人過街,設置二次過街放行,完全消除了全屏燈與進口道平行方向行人過街同時綠燈的沖突,消除事故隱患,有效保障市民出行安全。